时间: 2025-04-26 03:0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3:39
八仙桌:一种**传统的方形或长方形桌子,通常有四条腿,每条腿之间有横档连接,桌面较大,可以供多人围坐使用。这种桌子因其适合八个人围坐而得名,象征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桌的名称来源于神话中的“八仙”,这八位神仙各有神通,象征着多才多艺和团结协作。桌子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容纳多人同时用餐,体现了人重视家庭和社交的文化传统。
在**传统文化中,八仙桌不仅是家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团圆和和谐。在传统节日或重要家庭活动中,八仙桌常常是中心焦点。
八仙桌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聚会和传统的**文化,给人一种亲切和温暖的感觉。它不仅是实用的家具,也是情感的寄托。
在我的家庭中,八仙桌是我们节日聚餐的中心,每逢春节,全家人都会围坐在八仙桌旁,共享美食,传递祝福。
在诗歌中,八仙桌可以被描绘为连接家人情感的桥梁:
八仙桌旁,岁月静好, 家人围坐,笑语盈盈。 传统与现代,在此交汇, 家的温暖,永不褪色。
想象一张古朴的八仙桌,桌面光滑,四腿稳固,周围摆放着精美的餐具和鲜花,背景音乐是悠扬的**传统音乐,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满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家具可能是大型的餐桌,但名称和象征意义不同。八仙桌的名称和背后的文化故事是**特有的。
八仙桌不仅是一种家具,更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它承载着家庭团聚的温馨记忆,也体现了对传统价值的尊重和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2.
【仙】
(会意。本作“僊”。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加上“人”旁,表示人升高成仙。隶书作“仙”,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本义:仙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僊,长生迁去也。 、 《汉书·郊祀志》-求僊人羡门之属。 、 《列子·黄帝》。注:“仙寿考之迹。”-仙圣为之臣。
3.
【桌】
(形声。从木,卓省声。桌字本作“卓”。卓有高而直立之义。后来人们又根据“棹”是木制的特点另制“桌”字。俗又作“棹”。本义:桌子)。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一桌,一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