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7:46
“抚今怀昔”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观察现在的情景来怀念过去的时光。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来表达对往昔的怀念或感慨。
在文学作品中,“抚今怀昔”常用于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或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特定的谈话情境中,如回忆往事或讨论历史变迁时,人们可能会使用它。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对过去**的反思和评价。
这些同义词在表达对过去的怀念时各有侧重,“怀旧”更偏向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追忆”则强调对过去**的详细回忆,“缅怀”则常用于对已故人物的深切怀念。
“抚今怀昔”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它是由“抚”(触摸、感受)和“怀”(怀念)两个动词,以及“今”(现在)和“昔”(过去)两个时间词组合而成。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已有使用,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就有类似的表达。
在文化中,对过去的怀念是一种常见的情感表达,尤其是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生活方式时。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传统和历史的尊重,以及对稳定和连续性的追求。
“抚今怀昔”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时间长河中逐渐消逝的美好瞬间,以及我们对这些瞬间的无限怀念。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我回到故乡,走过那些熟悉的小巷和街道,我就会不自觉地抚今怀昔,想起童年时的欢笑和游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抚今怀昔”:
抚今怀昔,岁月如歌,
旧时光影,梦中重逢。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老街景色的画面,人们在其中悠闲地行走,背景音乐是一首怀旧的钢琴曲,这样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能够很好地传达“抚今怀昔”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flect on the past while living in the present”,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这种通过现在反思过去的情感在任何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抚今怀昔”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对过去怀念和感慨时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个人经历和社会变迁时有了更深的视角。
夫抚今怀昔,理寄斯文。
1.
【抚】
(形声。从手,无声。本义:抚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撫,安也。 、 《国语·晋语八》-抚而泣之。 、 《仪礼·乡射礼》-左右抚矢而乘之。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 明·魏学洢《核舟记》-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组词】
抚弄、 抚心、 抚拭、 抚背
2.
【今】
(会意。从佶亼(jí)。本义:现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是时也。 、 《苍颉篇》-今,时辞也。 、 《诗·召南·摽有梅》-迨其今兮。 、 《诗·豳风·东山》-于今三年。 、 《史记·汲郑传》-吾今召君矣。 、 《战国策·燕策》-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今其室十无一焉。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今之高爵显位。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旧历。公历是六月。)
【组词】
今朝三明朝四、 今雨、 今愁古恨、 今下、 今夕何夕
3.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
4.
【昔】
(象形。象残肉日以晞之,与俎同意。本义:干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昔,干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