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5:10
词汇“抚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文雅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其含义和用法。
“抚俗”字面意思是指安抚或顺应社会风俗。其中,“抚”有安抚、抚慰之意,“俗”指社会风俗、*惯。因此,“抚俗”可以理解为通过某种方式来顺应或改善社会风俗,使其更加和谐或符合某种标准。
在文学作品中,“抚俗”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官员或文人如何通过文化活动或政策来改善社会风气、提升民众道德水平的语境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历史学,可能会提及。
“抚俗”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官方或文人如何通过文化或政策手段来影响和改善社会风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雅或正式的语境中仍可见到。
在*传统文化中,抚俗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教化”概念相关联,强调通过教育和文化活动来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和风俗惯。
提到“抚俗”,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高雅情怀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带来一种文化传承和道德提升的正面情感。
在现代社会,抚俗的概念仍然适用,例如通过社区活动、文化教育等方式来改善和提升社会风气。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抚俗以诗书,春风化雨润民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文人挥毫泼墨的场景,音乐则可以选择古琴曲,营造一种古典雅致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civilizing influence”(文明的影
1.
【抚】
(形声。从手,无声。本义:抚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撫,安也。 、 《国语·晋语八》-抚而泣之。 、 《仪礼·乡射礼》-左右抚矢而乘之。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 明·魏学洢《核舟记》-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组词】
抚弄、 抚心、 抚拭、 抚背
2.
【俗】
(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引证】
《说文》-俗,习也。 、 《周礼·大司徒》-六曰以俗教安。 、 《礼记·曲礼》-入国而问俗。 、 《淮南子·泛论》-循俗未足多也。 、 《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俗主亏情。 、 《荀子·乐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 汉·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组词】
风俗、 习俗、 民俗、 俗忌、 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