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14:5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57:24
“成名成家”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努力获得名声和地位,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或权威。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通过不懈努力和才能的展现,最终在社会上获得认可和尊重。
在文学作品中,“成名成家”常用来描述主人公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和挑战,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他人追求专业上的成就。在专业领域,它可能指的是某人在其行业内达到顶尖水平,成为公认的专家。
同义词中,“功成名就”强调了成就和名声的双重获得,“名扬四海”则强调名声的广泛传播,“声名鹊起”描述名声迅速上升。反义词则描述了缺乏名声和成就的状态。
“成名成家”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对个人成就和社会地位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被用来鼓励个人追求专业和个人发展。
在**文化中,“成名成家”与传统的“士农工商”等级观念有关,强调通过个人努力提升社会地位。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激励着人们追求专业上的卓越和个人的成功。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努力、奋斗和成功。它鼓励人们不满足于现状,而是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成就。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见证了许多同事通过不懈努力,在他们的领域内成名成家。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无论在哪个行业,持续的努力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都是通往成功的关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不懈追求,终将成名成家,照亮前行的路。”
想象一个颁奖典礼的场景,获奖者在掌声中走上台领奖,这个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成名成家”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颁奖典礼上的掌声和赞誉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ake a name for oneself”或“establish oneself as an exper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通过努力获得名声和专业地位的意思。
“成名成家”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对社会价值观的一种反映。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要不断追求卓越,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她: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3.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4.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