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5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53:21
词汇“声容”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声容”字面意思是指声音和容貌。在古代文学中,有时会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的声音和外貌,尤其是在描述人物时,强调其声音的悦耳和容貌的美丽。
在文学作品中,“声容”可能用来形容女性的声音和外貌,如“她的声容婉转动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用,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讨论或古典文化研究中出现。
“声容”由“声”和“容”两个字组成,其中“声”指声音,“容”指容貌或外表。这个词可能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传统文化中,声音和容貌都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方面。在古代,声音的悦耳和容貌的美丽被认为是美德的体现。因此,“声容”这个词可能在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中用来形容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对于我来说,“声容”这个词带有一种古典和优雅的联想,它让人想到古代诗词中对女性美的描述,以及那种细腻和含蓄的表达方式。
在我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声容”这个词,因为它不是一个日常用语。但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这个词的出现会让我对文本中的描述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能会使用“声容”来形容一个古代女子的形象:
她的声容如春风拂面,
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想象一个古代女子在花园中吟唱,她的声音和容貌都极为动人,这种场景可以带来一种古典美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声容”的词汇,因为这是一个较为特定的中文词汇。在英语中,可能会用“voice and appearanc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声容”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中文语言中对声音和容貌的重视,以及在文学表达中的细腻和含蓄。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语言的丰富性。
1.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
2.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