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5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58:44
“伸头缩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或动物在寒冷或害怕时,将头部缩进肩膀或身体中,以保护自己或取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采取退缩或回避的态度。
“伸头缩颈”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观,源于人们对动物在寒冷或害怕时的自然反应的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在**文化中,勇敢和坚韧是被推崇的品质,因此“伸头缩颈”这种退缩的行为往往被视为负面。在社会交往中,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要勇敢,不要轻易退缩。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联想到的是懦弱、胆小和缺乏勇气。在表达时,使用这个成语可能会带有批评或不满的意味。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在面对挑战时表现出“伸头缩颈”的态度,这种行为往往会影响团队的士气和效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寒风中,他伸头缩颈,如同冬日里的一只**,寻找着温暖的巢穴。”
想象一只小动物在寒冷的天气中缩成一团,头部深深地埋在身体里,这种画面和感觉可以与“伸头缩颈”这个成语联系起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rink back”或“cower”,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表达了在面对困难时的退缩行为。
“伸头缩颈”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表达,能够准确地描绘出人在面对困难时的退缩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豪门送物鹅伸颈,好客临门鳖缩头。
1.
【伸】
(本作“申”。形声。从人,申声。本义:伸直,伸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伸,不屈也。 、 《广雅》-伸,展也。 、 《易·系辞上》-引而伸之。 、 《仪礼·士相见礼》。注:“志倦则见,体倦则伸。”-君子欠伸。 、 《淮南子·精神》。注:“频伸也。”-熊经鸟伸。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手指不可屈伸。
【组词】
伸吭、 伸舒、 伸不得手、 伸长倘脚、 伸卷、 伸屈、 伸歇
2.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3.
【缩】
(形声。从糸(mì),宿声。糸,细丝,与绳索有关。本义:捆束)。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緜》-其绳则直,缩版以载。 、 《说文》。朱曰:“许书之乱字皆治也,理也。此说解及尔雅之乱,正谓治理。”-缩,乱也。 、 《仪礼·乡饮酒礼》-磬阶闲缩霤。 、 《仪礼·乡射礼·大射仪》-十纯则缩而委之。 、 《仪礼·士丧礼》-绞横三缩一。 、 《礼记·檀弓》-冠缩缝。 、 《礼记·丧大纪》-布绞缩者一。
4.
【颈】
(形声。从刀,巠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颈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颈,头茎也。 、 《荀子·荣辱》-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 、 《荀子·彊国》-譬之是犹欲寿而歾颈也。 、 《庄子·马蹄》-喜则交颈相靡。 、 《韩非子·五蠹》-折颈而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颈血溅大王。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伸颈,侧目。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抚其颈曰。
【组词】
颈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