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3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38:29
词汇“奉宣”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正式和官方的语境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奉宣”进行深入分析:
“奉宣”字面意思是指“恭敬地宣布”或“正式地传达”。其中,“奉”表示尊敬或恭敬的态度,“宣”则指宣布或传达。
“奉宣”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奉”源自“捧”,表示双手捧物,引申为尊敬;“宣”源自“宣扬”,表示广泛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奉宣”逐渐固定为表示正式和尊敬的传达。
在**传统文化中,“奉宣”强调了权威和尊敬,常用于描述皇权或官方的正式传达,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
“奉宣”给人一种庄重、正式和权威的感觉,联想到古代朝廷的严肃氛围和官方的权威性。
在现代生活中,“奉宣”较少直接使用,但在撰写正式文件或官方声明时,仍可体现其正式和权威的意味。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奉宣”来营造一种庄重的氛围,例如:
晨曦初露,奉宣天命,
万民齐聚,聆听圣音。
结合古代朝廷的画面和庄严的音乐,可以更好地体现“奉宣”的正式和权威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fficially announce”或“formally declare”,但缺乏“奉宣”所包含的尊敬和权威的意味。
“奉宣”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正式和官方的语境中仍具有重要意义。理解和运用“奉宣”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汉语的正式表达和礼仪规范。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宣】
(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引证】
《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宣,天子宣室也。 、 《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 、 《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受釐坐宣室。 、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