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9:00
奉天省:奉天省是**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划,其名称来源于清朝时期的奉天府,即今天的辽宁省沈阳市。奉天省的辖区大致包括今天的辽宁省和部分吉林省地区。
文学:在历史小说或文学作品中,奉天省可能被用来指代那个时代的东北地区,尤其是在描述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社会背景时。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奉天省这一词汇较少使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特定历史**时。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地理学和法律学等领域,奉天省作为一个历史行政区划,可能会在研究相关时期的行政划分、法律制度等方面被提及。
同义词:辽宁省(现代行政区划名称)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考虑与“现代”相对的“古代”或“传统”等词汇。
词源:奉天省的名称来源于奉天府,奉天意为“尊奉天命”,反映了古代**对天命的尊崇。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奉天省的行政区划和名称发生了变化,最终演变为现代的辽宁省。
意义和影响:奉天省在历史上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和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影响。
情感反应:提到奉天省,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清朝末年的动荡、民国初年的变革,以及东北地区的丰富历史和文化。
经历或故事:在研究家族历史时,可能会发现祖先曾在奉天省生活或工作,这为家族故事增添了历史色彩。
诗歌:
奉天古道,风雪漫漫,
历史长河,波涛滚滚。
东北大地,英雄辈出,
奉天省名,永载史册。
视觉联想:想象一幅描绘奉天省古城墙和街道的油画,古老的建筑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听觉联想:听到关于奉天省的历史故事,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的市井喧嚣和战马嘶鸣。
对应词汇:在其他语言中,如日语中可能使用“奉天省”的音译“フェンテンショウ”来指代这一历史区域。
理解:奉天省作为一个历史行政区划,不仅代表了东北地区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的行政区划演变和文化发展。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历史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省,视也。 、 《尔雅》-省,察也。 、 《礼记·乐记》。注:“审也。”-省其文采。 、 《论语》。皇疏:“视也。”-退而省其私。 、 《荀子·王制》。注:“观也。”-省农功。 、 《书·洪范》-王省惟岁。 、 《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组词】
省方、 省耕
检查。
【引证】
《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 《礼记·中庸》。注:“考校其成功也。”-日省月试。
【组词】
省心改过、 内省;省牲之所、 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