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5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55:21
“五色相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五种颜色相互映衬,形容色彩丰富、绚丽多姿。基本含义是指各种颜色交相辉映,形成美丽的景象或装饰。
在文学作品中,“五色相宣”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美丽,如晚霞、花海等。在口语中,可以用来形容装饰或服饰的丰富多彩。在专业领域,如美术、设计等,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色彩搭配的和谐与美感。
同义词: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绚丽多彩 反义词:单调乏味、色彩单一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五色相宣”更强调色彩的相互映衬和和谐,而“五彩缤纷”和“色彩斑斓”则更侧重于色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五色相宣”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色彩的描述,五色通常指青、赤、黄、白、黑,是古代五行学说中的基本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各种色彩丰富的场景。
在文化中,色彩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因此,“五色相宣”在描述节日庆典或喜庆场合时尤为常见,反映了人对色彩的重视和审美偏好。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愉悦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美丽、和谐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五色相宣”来形容一次花展,各种花卉的色彩交相辉映,给人以极大的视觉享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五色相宣,花间蝶舞,梦回童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五彩斑斓的花海图,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一首轻快、活泼的乐曲,如《春之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riot of colors”或“a kaleidoscope of color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色彩丰富、多样的概念。
“五色相宣”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欣赏生活中的色彩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能够准确而生动地描述多彩的场景。
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
子建诗,~,八音朗畅,使才而不矜才,用博而不逞博。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色】
3.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4.
【宣】
(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引证】
《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宣,天子宣室也。 、 《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 、 《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受釐坐宣室。 、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