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9:06
“愁云惨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天空布满愁苦的云和阴沉的雾,比喻环境或心情极为阴郁、悲伤。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或情绪状态。
“愁云惨雾”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由“愁云”和“惨雾”两个词组合而成,这两个词在古代文学中都有使用,用来形容天空的阴沉和不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描述人的心情或环境的气氛。
在文化中,云和雾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云象征着变化无常,雾象征着模糊不清。因此,“愁云惨雾”这个成语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被广泛使用,用来表达深层的情感和氛围。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压抑。它让我联想到阴雨连绵的日子,或者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忧愁和不安。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朋友的葬礼,那天的气氛就像是愁云惨雾,每个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无法自拔。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愁云惨雾笼罩心头,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无法平息。”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天空布满灰暗的云层,雾气弥漫,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或者是远处传来的哀伤的乐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ark clouds hanging over”或“a gloomy atmosphere”,虽然不如“愁云惨雾”那样具有形象性和文学性,但也能传达类似的情感和氛围。
“愁云惨雾”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能够形象地描述天气或环境,还能够深刻地表达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提高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时有圆应长者,出众作礼问曰:‘云愁雾惨,大众呜呼,请师一言,未在告别。’
今天,那美丽的三千里江山还有半壁笼罩着~。
1.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
2.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3.
【惨】
(形声。从心,参声。本义:残酷,狠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惨,毒也。 、 《汉书·陈汤传》-惨毒行于民。 、 《后汉书·周纺传》。注:“虐也。”-苛惨失中。 、 《荀子·议兵》-惨如蜂虿。
【组词】
惨虐、 惨无人理
4.
【雾】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与云的区别只是雾较贴近地面;有时区别于霭的是不太透明。
【组词】
雾霭、 雾化、 雾沉沉、 雾合、 雾析、 雾岑、 雾会、 雾驳
比喻轻细的
【组词】
雾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