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2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26:44
愁云:字面意思是指笼罩在天空中的阴沉云层,常用来比喻忧愁、悲伤的情绪或气氛。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愁云”常用来描绘悲伤或压抑的场景,如“愁云惨雾笼罩着整个村庄”。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说“他的脸上布满了愁云”,形容某人心情不佳。 专业领域:在气象学中,“愁云”可能指特定的云层类型,但在日常使用中较少涉及专业领域。
同义词:阴霾、忧郁、悲伤、郁闷 反义词:晴朗、喜悦、欢乐、明朗
“愁云”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愁”和“云”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悲伤的气氛。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用法逐渐扩展到日常语言中。
在**文化中,“愁云”常与悲伤、忧愁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负面情绪的表达和认知。
情感反应:提到“愁云”,我联想到阴沉的天空和沉重的心情,感到一种压抑和悲伤。 联想:愁云让我想到那些经历困难时刻的人们,他们的脸上可能布满了愁云。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亲人去世,家里的气氛就像被愁云笼罩,每个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
诗歌: 愁云笼罩心头, 悲伤如影随形。 岁月无情流逝, 留下无尽哀愁。
视觉联想:愁云可能让人联想到灰暗的天空、阴沉的景色,如黑白电影中的画面。 听觉联想:愁云可能让人联想到悲伤的音乐,如低沉的大提琴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oud of sorrow”或“gloomy cloud”,用来形容类似的情感氛围。
“愁云”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绘了天空的阴沉,更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悲伤和忧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表达,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1.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
2.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