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3:58
“安之若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安然处之,如同本来就如此”。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面对困难或变化时,心态平和,处变不惊,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自然而然。
在文学作品中,“安之若固”常用来描绘主人公在逆境中的从容不迫,如《红楼梦》中贾宝玉面对家族衰败时的态度。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小挫折时的镇定自若。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个体在压力下的心理调适能力。
“安之若固”这个成语的出处不详,但它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强调在变化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安之若固”体现了中庸之道和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被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被外界环境所左右。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平静和自信。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依然能够保持镇定,不被困难所打败的人。这种态度影响了我面对问题时的思维方式,让我更加注重内心的平和和自我控制。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面对工作上的重大挑战,我选择了“安之若固”的态度,没有被压力所压垮,最终成功地解决了问题。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风雨如晦,安之若固,
心若止水,波澜不惊。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坐在平静的湖边,湖面如镜,周围的风雨似乎与他无关。这种画面与“安之若固”的意境相契合。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古典音乐,如巴赫的作品,来表达这种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ake it in stride”或“keep a cool head”,它们都传达了在困难面前保持冷静和从容的意思。
“安之若固”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教会了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和坚定。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学会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应对压力。
而查伯母董硕人之行,尤非恒情所堪。以硕人之贤,而不见答于惺玄先生,硕人安之若固,无《终风》之怨。
1.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2.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3.
【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名》-若,顺也。 、 《诗·鲁颂·阙宫》-万民是若。 、 《诗·大雅·烝民》-天子是若。 、 《易·观》-有孚禺若。 、 《书·尧典》-钦若昊天。 、 《左传·宣公三年》-不逢不若。
【组词】
若时、 若淑
4.
【固】
(形声。从囗(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固,四塞也。 、 《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亦孔之固。 、 《左传·成公十六年》-脩陈固列。 、 《楚辞·招魂》-弱颜固植。 、 《吕氏春秋·达郁》-筋骨欲其固也。 、 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 《荀子·王霸》-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 、 《韩非子·难势》-良马固车。
【组词】
固项、 固阴、 固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