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0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04:56
生物能是指从生物体或生物过程中获得的能量,通常来源于有机物质的化学能,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或者动物通过食物链传递的能量。生物能可以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如热能、电能等,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在专业领域,生物能通常与可再生能源、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相关,讨论如何利用生物资源来替代化石燃料,减少环境污染。在文学中,生物能可能被用来象征生命的力量或自然的循环。在口语中,生物能可能被简单地理解为“来自生物的能量”。
同义词:生物质能、生物燃料能 反义词:化石能、非生物能
“生物能”一词由“生物”和“能”组成,前者指生物体,后者指能量。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生物能的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在现代社会,生物能的开发和利用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相关。
生物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生命力和环保,给人以积极、健康的情感反应。它象征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性。
在日常生活中,生物能的应用可能体现在使用生物质燃料的炉具或车辆上,或者参与相关的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
在诗歌中,生物能可以被描绘为大地的脉搏,源源不断地为万物提供生命的动力。
生物能的视觉联想可能是茂密的森林、丰收的田野,听觉联想可能是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鸟儿的歌唱。
在不同文化中,生物能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利用生物资源获取能量——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能是一个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的词汇,它不仅在专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理解和应用生物能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3.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