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4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43:14
词汇“物相”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主要出现在特定的学术领域,如物理学、材料科学等。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物相”进行分析:
“物相”通常指的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如温度、压力等)所呈现的不同状态或结构。在物理学和材料科学中,物相可以指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等,也可以指固态中的不同晶体结构或非晶态结构。
“物相”这个词源于对物质状态的科学研究,随着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明确和细化。
在现代科技社会中,“物相”的概念对于材料开发、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理解和控制材料的性能。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物相”可能带有一种抽象和专业的印象,与日常生活中的直观感受相距较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物相”这个词,但在讨论物质的性质变化时,可能会间接涉及到这个概念。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物相”比喻为人生或情感的不同阶段或状态,例如:“他的心境如同一杯水,经历了从冰冷到沸腾的物相变化。”
由于“物相”是一个抽象的科学概念,它可能不会直接引发强烈的视觉或听觉联想,但可以通过相关的科学实验或材料展示来增强这种联想。
在不同语言中,“物相”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其概念在科学领域是普遍存在的。
“物相”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词汇,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讨论。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拓宽知识面,但对于日常语言表达的影响较小。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类专业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
1.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2.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