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1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11:19
拐卖:指非法手段将人(通常是儿童或妇女)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目的是为了进行非法交易或强迫劳动、性剥削等。
拐卖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最初可能指的是非法买卖人口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非法转移和交易人口,特别是针对儿童和妇女。
在许多文化中,拐卖被视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因为它侵犯了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社会对此类行为的谴责和法律的严厉惩罚反映了人们对正义和道德的追求。
拐卖一词通常会引起人们的愤怒和同情,因为它涉及到对无辜者的伤害和剥削。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激发人们采取行动,如支持相关法律的制定或参与救助活动。
在个人生活中,拐卖可能是一个敏感话题,尤其是在讨论儿童安全或家庭保护时。例如,家长可能会教育孩子如何防范拐卖,或者社区可能会组织讲座来提高公众意识。
在诗歌中,拐卖可以被用来象征失去的纯真或被剥夺的自由:
在黑暗的角落, 纯真被拐卖, 自由的翅膀被剪断, 在无声的哭泣中, 希望等待着黎明。
拐卖一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阴暗的街道、无助的眼神和警笛的声音。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对这一犯罪行为的深刻印象。
在不同文化中,拐卖可能被称为不同的词汇,但其核心含义——非法转移和交易人口——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uman trafficking”或“child abduction”。
拐卖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词汇,它不仅涉及法律和社会问题,还触及了人性的深层次。了解和讨论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人口贩运问题的认识,并促进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完善。在个人层面,它提醒我们关注周围人的安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帮助和支持。
1.
【拐】
(形声。从手。本义:拐杖) 同本义 同: 枴
【引证】
《红楼梦》-沉香拐拄一根。
【组词】
拐子头、 拐儿、 拐柱、 拐子马
诱骗。把妇女或儿童骗带走。
【引证】
《红楼梦》-那日买了一个丫头,不想是拐子拐来的。 、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又拐了三百多去。
【组词】
拐孩子;拐占、 拐米倒做了仓官、 拐良为娼、 拐儿、 拐局
2.
【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卖,出物货也。 、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明·刘基《卖柑者言》-有卖果者。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 、 晁错《论贵粟疏》-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卖炭得钱;出卖、 卖动、 卖缺、 卖冰、 卖婆、 卖婚、 卖爵、 卖货、 卖春、 卖契、 卖妻鬻子、 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