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5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59:56
物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指的是一群在形态和遗传上相似的生物个体,它们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具有生育能力的后代。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具体体现,也是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物种”一词源自拉丁语“species”,意为“外观”或“种类”。在生物学中,物种的概念经历了从林奈的分类系统到现代生物学中的进化生物学理论的发展。
物种的概念在文化和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如物种保护意识的提升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责任感。
物种一词常常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丽,同时也可能引发对物种灭绝和生态失衡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不同物种的特性有助于更好地欣赏自然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片森林的怀抱中,无数物种共舞,编织着生命的交响曲。”
通过观看自然纪录片或参观动物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物种的多样性和美丽。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species”和中文的“物种”,虽然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指向同一个生物学概念。
物种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也促使我们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物种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科学信息和文化内涵。
1.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2.
【种】
(形声。从禾,中(重)声。本义:播种;散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种,先种后熟也。 、 《诗·大雅·閟宫》-黍稷种稑。 、 《周礼·内宰》-而生种稑之种。 、 《诗·大雅·生民》-种之黄茂,实方实苞。 、 《吕氏春秋·辩土》-慎其种,勿使数,亦无使疏。 、 《礼记·月令》-仲秋乃劝种麦。 、 《梦溪笔谈·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 、 《书·大禹谟》-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
【组词】
种田;种子、 种惠、 种祸、 种福、 种祉、 种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