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3:27
词汇“毁离”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毁离”字面意思是指破坏和分离。其中,“毁”意味着破坏、摧毁,而“离”则表示分离、离开。结合起来,“毁离”可以理解为通过破坏行为导致事物分离或解体。
由于“毁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种深刻的破坏性行为或情感上的断裂。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工程学中,可能用来描述结构的破坏和分离。
“毁离”由两个汉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含义和历史。在古代汉语中,“毁”和“离”都有各自的使用场景,但组合成“毁离”这一词汇的情况较少见,可能是在特定语境下由作者创造的复合词。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毁离”可能被用来描述战争、灾难或人际关系的破裂,这些情境下,“毁离”强调了破坏和分离的不可逆性。
“毁离”一词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失去、痛苦和不可挽回的损失。这种词汇可能会在描述悲剧或重大损失时使用,以增强表达的情感深度。
由于“毁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然而,在讨论历史**、个人经历或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间接涉及到这一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毁离”来描绘一种深刻的断裂或分离,例如:
在那场无情的战争中,
家园毁离,亲人失散,
唯有记忆,如影随形,
在心中,永不磨灭。
“毁离”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破碎的画面,如破碎的玻璃、倒塌的建筑物,或是悲伤的音乐,如哀伤的小提琴曲。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毁离”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和概念可以通过不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传达。
“毁离”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词汇,它强调了破坏和分离的不可逆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概念。尽管“毁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反映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
1.
【毁】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毁坏;破坏。
【引证】
《列子·汤问》-毁山一毛。 、 《论语·季氏》-毁于椟中。 、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毁其盆。 、 《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毁,缺也。 、 《小尔雅·广言》-毁,坏也。 、 《孝经·开宗明义》-不敢毁伤。 、 《易·说卦传》-兑为毁折。 、 《春秋·文公十六年》-毁泉台。 、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信废忠。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 《孙子·谋攻》-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组词】
毁弃、 毁节、 毁车杀马、 毁夷
2.
【离】
(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离,离黄仓庚也。 、 《易·说卦》-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 、 《颜氏家训》-离则配禹。 、 《诗·邶风·旌丘》-流離之子。 、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