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2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23:15
词汇“毁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因此在分析时需要结合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毁瘁”的字面意思是因过度劳累或悲伤而导致身心憔悴、衰弱。其中,“毁”意味着破坏、毁坏,“瘁”则指因劳累过度而导致的疲惫或病弱。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毁瘁”常用来形容因国家大事或个人情感的重大打击而导致的身心憔悴。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可能出现在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或某些特定的文化讨论中。
“毁瘁”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频率在现代汉语中显著下降,可能因为其表达的情感和状态可以通过更简洁或现代的词汇来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身心合一,因此“毁瘁”这样的词汇反映了古人对身体和精神状态的深刻关注。在现代社会,虽然这个词汇的使用减少,但其反映的对身心健康的关注依然存在。
使用“毁瘁”这个词汇时,往往会联想到深重的悲伤或长期的劳累,给人以沉重和忧郁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极端情况下的身心状态时,如长期的工作压力或个人悲剧,可能会用到。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使用“毁瘁”来描绘主人公在经历重大打击后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增加作品的深度和情感强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面容憔悴、眼神无光的人物形象;在音乐中,可能联想到低沉、悲伤的旋律,反映出“毁瘁”所蕴含的情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毁瘁”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身心状态的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情感和状态。
“毁瘁”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提供了一种深刻表达身心状态的方式。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和提高表达的精确性。
1.
【毁】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毁坏;破坏。
【引证】
《列子·汤问》-毁山一毛。 、 《论语·季氏》-毁于椟中。 、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毁其盆。 、 《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毁,缺也。 、 《小尔雅·广言》-毁,坏也。 、 《孝经·开宗明义》-不敢毁伤。 、 《易·说卦传》-兑为毁折。 、 《春秋·文公十六年》-毁泉台。 、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信废忠。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 《孙子·谋攻》-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组词】
毁弃、 毁节、 毁车杀马、 毁夷
2.
【瘁】
(形声。从疒(chuáng),卒声。从“疒”,表示与疾病有关。本义:困病)。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顇,病也。 、 《汉书·王莽传》-邦国殄顇。
【组词】
瘁音、 瘁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