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4:3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4:33:45
“愚妄无知”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三个字组成:“愚”、“妄”和“无知”。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综合起来,“愚妄无知”形容一个人既愚蠢又荒谬,且缺乏基本的知识和理解能力。
在文学作品中,“愚妄无知”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为荒唐、思想浅*的角色,如某些反面人物或喜剧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批评或嘲笑某人的无知或愚蠢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心理学,这个词组可能用来讨论认知偏差或非理性行为。
同义词:
反义词:
“愚妄无知”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词源和历史,但组合成成语后,其含义更加特定和强烈。在历史演变中,这个词组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特定类型人物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愚妄无知”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学、不思考的人。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警示人们要不断学*和提升自己,避免成为无知和愚蠢的人。
这个词组通常带有负面情感,如轻蔑、厌恶或失望。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做出荒谬决策或表现出无知行为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因为愚妄无知而做出错误的决策,这些经历让我更加重视知识和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愚妄无知的阴影下,
智慧的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视觉上,这个词组可能让人联想到昏暗、混乱的场景,如迷雾中的迷失者。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嘲笑声或失望的叹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oolish and ignorant”,虽然意思相近,但“愚妄无知”在汉语中更强调愚蠢和荒谬的结合。
“愚妄无知”是一个强烈的负面评价词汇,强调了无知和愚蠢的结合。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组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些行为的批评和不满。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不断学和思考,避免成为无知和愚蠢的人。
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愚昧无知,敢希圣旨。
所看见的只是目前的利禄,个人的势位,而又~,轻举盲动。
1.
【愚】
(会意。从心,从禺(yù)。从心,与性情有关。禺,猴属,兽之愚者。本义:愚蠢,愚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愚,戆也。 、 《周礼·司刺》-三赦,曰惷愚。 、 《诗·大雅·抑》-靡哲不愚。
2.
【妄】
(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妄,乱也。 、 《管子·山至数》-不通于轻重谓之妄言。 、 《贾子道术》-以人自观谓之度,反度为妄。 、 《春秋繁露》-施妄者,乱之始也。 、 诸葛亮《出师表》-妄自菲薄。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多求妄用。 、 清·黄宗羲《原君》-妄传伯夷。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毋妄发。
【组词】
妄口、 妄系、 妄扳平人、 妄施、 妄折、 妄行、 妄言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