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8:16
词汇“殊功劲节”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则形成了一个富有深意的表达。
综合来看,“殊功劲节”指的是非凡的功绩和高尚的品德,强调在成就中展现出非凡的力量和高洁的品格。
“殊功劲节”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每个字都有其古老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对某人或某事的极高评价。在历史文献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相对较低。
在**文化中,强调个人品德和功绩的传统根深蒂固。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仁义礼智信”的追求,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拜。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英雄、领袖和杰出人物。它激发人们对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向往。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正式的颁奖典礼、纪念活动或对某人的高度赞扬。例如,在表彰大会上,主持人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描述获奖者的贡献和品德。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河壮丽映殊功,劲节高风传千古。”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英雄人物站在高山之巅,背景是壮丽的山河,展现出他的“殊功劲节”。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庄严的进行曲或史诗般的音乐,增强这种英雄主义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heroic deeds and noble character”(英勇事迹和高尚品格)可以传达相似的意义。
“殊功劲节”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赞扬,也是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的过程中,这个成语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其殊功劲节,超越常伦,别条状绩,当特优奖。
1.
【殊】
(形声。从攴(è),朱声。小篆字形。攴,分解后剩下的骨头。隶变为“歹”。本义:斩首,断其首身而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殊,死也。 、 《汉书·高帝纪》。注:“斩刑也。”-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 《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
2.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3.
【劲】
(形声。从力,巠声。本义:强劲有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劲,彊也。 、 《字林》-劲,强也。 、 《礼记·乐记》-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 、 《战国策·宋策》-夫梁兵劲而权重。 、 《列子·说符》-孔子之劲。 、 《淮南子·说林》-弓先调而后求劲。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良将劲弩守要塞。 、 《战国策》-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风力虽尚劲。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此劲敌也。
【组词】
刚劲;劲弩、 劲酒、 劲节、 劲武、 劲猛、 劲兵、 劲卒、 劲勇、 劲锐
4.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