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3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36:55
“愚昧无知”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词组成:“愚昧”和“无知”。这两个词都指向缺乏知识、智慧或理解力。具体来说,“愚昧”强调的是缺乏智慧和判断力,而“无知”则更多指缺乏知识或信息。结合起来,“愚昧无知”形容一个人不仅知识贫乏,而且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和理解能力。
在文学作品中,“愚昧无知”常用来形容那些固执己见、不愿接受新知识或真理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贬义,用来批评或嘲笑某人的无知。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认知发展受限的个体。
同义词:
反义词:
“愚昧”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原指愚笨、不明事理。“无知”则更早,指缺乏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结合使用,形成了“愚昧无知”这一成语,用以强调深层次的无知和缺乏智慧。
在**传统文化中,“愚昧无知”常被用来批评那些固守旧观念、不愿接受新思想的人。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用来批评那些因缺乏教育或信息闭塞而导致的无知行为。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固执、落后和不可理喻的形象。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教育和知识传播的重视,以及对无知状态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因为愚昧无知而做出错误的决策,这些经历让我更加重视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愚昧无知”融入描述一个固执老人的形象:
他步履蹒跚,眼中闪烁着愚昧无知的光, 固执地守着那片古老的田, 不愿听从新世界的呼唤。
视觉上,“愚昧无知”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封闭的村庄,居民们面带困惑和无知的眼神。听觉上,可能是一段古老、重复的旋律,象征着不变和固执。
在英语中,“ignorant and foolish”可以大致对应“愚昧无知”,但在使用时可能更强调无知和愚蠢的结合。
“愚昧无知”是一个强烈的负面词汇,强调了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批评那些缺乏知识和判断力的行为。
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愚昧无知,敢希圣旨。
想到这些,不禁令人憬然于天下本无神秘的事物,神秘只是欺骗或者~的代名词而已。
1.
【愚】
(会意。从心,从禺(yù)。从心,与性情有关。禺,猴属,兽之愚者。本义:愚蠢,愚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愚,戆也。 、 《周礼·司刺》-三赦,曰惷愚。 、 《诗·大雅·抑》-靡哲不愚。
2.
【昧】
(形声。从日,未声。从日,与光线有关。本义:昏暗不明)。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释诂四》-昧,冥也。 、 《书·牧誓》-时甲子昧爽。 、 《楚辞·九章·怀沙》-日昧昧其将暮。 、 《荀子·哀公》。注:“昧,闇;爽,明也。谓初晓尚暗之时。”-君昧爽而栉冠。 、 《淮南子·原道》-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 、 《后汉书·苏竟传》-虽昧必亮。 、 《战国策·赵策》-愚者昧于成事。 、 《楚辞·离骚》-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轻身而昧大义。
【组词】
昧旦、 昧然、 昧昧、 昧色、 昧明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