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1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8:09
词汇“均敌”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均”通常意味着平等、均匀或平衡,而“敌”则指敌人或对手。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推测“均敌”可能意味着平等对待敌人或对手,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与敌人的关系。
由于“均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一种理想化的战争或竞争状态,其中各方都被平等对待。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因为它缺乏明确的定义和普遍的认知。
由于“均敌”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均”和“敌”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或特定文献中。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均敌”可能被视为一种理想化的竞争或冲突解决方式,强调公平和正义。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一种理想化和平等的感觉,但也可能因为其不常见而引起困惑。
由于“均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它相关的具体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均敌”来表达一种理想化的竞争状态:
在棋盘上,我们均敌,
每一着棋,皆显公平。
黑与白,相对而立,
在这方寸之间,寻找平衡。
由于“均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均敌”的词汇,因为它不是一个普遍认知的词汇。
“均敌”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平等和公平的理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
【均】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均,平也。 、 《周礼·小司徒》-乃均土地。 、 《周礼·序官·均人》-土均。 、 《诗·小雅·北山》-大夫不均。 、 《论语·季氏》-而患不均。 、 、 诸葛亮《出师表》-性行淑均。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霜露所均。 、 清·方苞《狱中杂记》-有无不均。
【组词】
均壹、 均浃、 均人、 均徧、 均辨、 均平、 均遍、 均种
2.
【敌】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敌,仇也。 、 《尔雅》-敌,匹也。 、 《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四国之兵敌。 、 《国语·楚语》-且夫自敌以下。 、 《国语·周语》-敌国宾至。 、 《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
【组词】
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 敌礼、 匹敌、 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