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5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50:34
(形声。从口,因声。本义:咽头)。
同本义 消化和呼吸的通道,位于鼻腔、口腔的后方,喉的上方,相应地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通称咽喉。
【引证】
《说文》。段注:“咽者,因也,言食因于是以上下也。”-咽,嗌也。 、 《释名》-咽,又谓之嗌,气所流通,厄要之处也。 、 《汉书·息夫躬传》。注:“喉咙。”-咽已绝。 、 《后汉书·华佗传》-佗尝行道,见有病咽塞者。 、 苏洵《六国论》-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组词】
咽吭、 咽塞
指颈项。
【引证】
《汉书·扬雄传》。注:“颈也。”-搤其咽。
【组词】
咽项、 咽颈
比喻形势险要之地。
【引证】
《战国策·秦策》-韩,天下之咽喉。
【组词】
咽颔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50:34
填塞;充塞。
【引证】
汉·刘向《新序》-云霞充咽,则夺日月之明。 、 唐·裴鉶《传奇·姚坤》-乃饮坤大醉,投于井口,以垲石咽其井。
【组词】
咽人、 咽气、 咽哽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唬的忙答道:‘我因懒怠吃饭,所以才咽了几口汤。’”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诗经·小雅·车舝》:“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楚辞·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