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3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34:27
词汇“审册”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探讨。
“审册”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审查或审核文件、书籍等。在古代,这个词可能指的是对官方文件或书籍的审查,以确保其内容符合当时的法律和道德标准。
由于“审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提及这个词,用以描述古代官方对书籍的审查制度。
“审册”一词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文书工作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审查”或“审核”等词汇。
在**古代,审册制度是官方控制信息流通的一种手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和言论的控制。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的发展和知识的传播。
对于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官僚制度和对言论的限制,带来一种压抑和束缚的情感反应。
由于“审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会遇到与这个词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审册”用于描述一个古代背景的故事,展示官方对书籍内容的严格控制。
由于“审册”与古代文书工作相关,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书房、书架和文书,以及与之相关的安静、严肃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审册”的词汇,但类似的审查制度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
“审册”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反映了古代**对知识和言论的控制。在现代汉语中,我们更多使用“审查”或“审核”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概念。了解这个词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方式。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册】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古文又从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