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3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34:33
审判 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过程。在法律领域,审判是指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对诉讼案件进行审理,以确定案件的事实和适用法律,并最终作出判决的行为。
“审判”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行为。随着法律制度的发展,其含义逐渐专业化,特指法院的审理过程。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审判”往往承载着正义和公平的象征意义。在法治社会中,审判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审判”一词常常带有一种严肃和庄重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法庭、法官和正义。它也可能引发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深层次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对某人或某事进行评判的情况,这时“审判”的概念就会浮现在脑海中。例如,在团队讨论中,我们可能需要对某个提案进行“审判”。
在诗歌中,可以将“审判”融入到对人生或历史的反思中:
历史的审判,无声而庄严, 在每一页书卷中,静静展开。 是非曲直,终将昭然若揭, 正义的光芒,永不熄灭。
在不同语言中,“审判”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都是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过程。例如,英语中的“trial”和“judgement”。
“审判”一词在法律领域具有明确的定义和重要的功能,同时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对“审判”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在法律和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它在个人表达中的应用。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判】
(形声兼会意。从刀,半声。从刀,表明其意义与刀有联系。“半”是把牛分开。本义:分,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判,分也。 、 《诗·周颂·访落》-继犹判涣。 、 《左传·庄公三年》-纪于是乎判。 、 《国语·周语中》-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 、 柳宗元《封建论》-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
【组词】
判割、 判妻、 判散、 判礼、 判迹、 判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