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17:2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7:20:09
剖符: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源自古代汉语,指的是古代帝王授予诸侯或功臣的凭证,通常是一分为二的铜符,一半留于帝王,一半给予受封者,作为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剖符常用来象征权力和地位的授予,如《史记》等史书中记载的封赏场景。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剖符这个词已经很少使用,除非是在讨论古代历史或文化时。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剖符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古代的封赏制度。
同义词:符节、凭证、信物 反义词:无(因为剖符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术语,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词源:剖符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剖指的是分开,符指的是凭证或信物。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剖符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但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仍是一个重要术语。
意义和影响:剖符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代表了权力和地位的授予,是古代封赏制度的一部分。
情感反应:剖符这个词给人一种古老和庄严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仪式和权力结构。 联想:想到古代的帝王、功臣和封赏仪式,以及那些持有剖符的人所享有的特权和责任。
经历或故事: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看到过古代剖符的展览,这让我对古代的封赏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
诗歌:
古铜剖符,一分为二,
帝王之赐,功臣之荣。
千年流转,见证历史,
权力之证,永不消逝。
视觉联想:想象古代帝王在庄严的仪式上将剖符授予功臣,铜符的光芒在阳光下闪耀。 听觉联想:想象古代宫廷中的钟声和鼓声,伴随着剖符的授予仪式。
对应词汇: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封赏制度也有相应的词汇,如欧洲中世纪的爵位授予。
理解:剖符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古代的封赏制度,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权力结构。 重要性:了解剖符这个词对于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方式。
1.
【剖】
(形声。从刀,咅(pǒu)声。本义:破开,中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剖,判也。 、 《广雅》-剖,分也。 、 《战国策·宋策》。注:“劈也。”-剖伛之背。 、 《庄子·胠箧》。释文:“谓割心也。”-比干剖。 、 《荀子·彊国》-剖刑而莫邪已。 、 《吴子·料敌》-剖冰济水,不惮艰难。 、 《左传·襄公十四年》-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 、 明·刘基《卖柑者言》-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
【组词】
剖心、 剖判、 剖列、 剖割、 剖肝沥胆
2.
【符】
(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符信。
【引证】
《说文》。按,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 《周礼·掌节》。注:“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门关用符节。 、 《孟子》-若合符节。 、 《汉书·高帝纪》-封皇帝玺符节。 、 《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
【组词】
符玺、 符宝郎、 符契、 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