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2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22:31
词汇“[刳剖]”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对物体进行精细的切割或解剖的行为。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一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刳剖”的字面意思是仔细地切割或解剖,通常用于描述对生物体或物体的详细分析。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专业文献或古代文献中。
“刳剖”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对解剖学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专业领域。
在**古代,解剖学并不发达,因此“刳剖”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相对较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这个词汇在专业文献中的使用逐渐增多。
“刳剖”这个词汇给人一种严肃、专业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医学研究或科学探索的严谨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需要使用“刳剖”这个词汇的场景,但在阅读专业文献或古代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刳剖”来比喻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究:
在知识的海洋中,我刳剖每一颗珍珠,
寻找那隐藏的光芒,揭示真理的轮廓。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科学家在实验室中仔细地对样本进行刳剖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手术刀切割的声音或实验室中仪器运作的声响。
在英语中,与“刳剖”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dissect”,这个词在英语中的使用更为广泛,涵盖了从生物学到文学分析的多个领域。
“刳剖”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和古代文献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拓宽词汇量,增强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生僻词汇可以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精确性。
1.
【刳】
(形声。从刀,夸声。本义:剖,剖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刳,判也。 、 《礼记·内则》-刲之刳之。 、 《伪泰誓》-刳剔孕妇。 、 王充《论衡》-引刀自刳其腹。
【组词】
刳割、 刳木、 刳肝、 刳胎
2.
【剖】
(形声。从刀,咅(pǒu)声。本义:破开,中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剖,判也。 、 《广雅》-剖,分也。 、 《战国策·宋策》。注:“劈也。”-剖伛之背。 、 《庄子·胠箧》。释文:“谓割心也。”-比干剖。 、 《荀子·彊国》-剖刑而莫邪已。 、 《吴子·料敌》-剖冰济水,不惮艰难。 、 《左传·襄公十四年》-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 、 明·刘基《卖柑者言》-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
【组词】
剖心、 剖判、 剖列、 剖割、 剖肝沥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