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9:24
剖竹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将竹子剖开,即把竹子从中间或侧面切开,以便使用其内部的部分。在汉语中,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具体的动作,即切割竹子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剖竹 可能被用来比喻某种深刻的分析或揭示,如“剖竹见心”,意味着通过深入分析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实际的竹子加工过程。在专业领域,如竹工艺或建筑中,剖竹 是一个常见的术语,用于指导竹子的加工方法。
同义词:切竹、劈竹 反义词:合竹(指将竹子拼接或合并)
剖竹 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剖”字意为切开或分割,“竹”则指竹子。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竹子象征着坚韧和纯洁,因此剖竹** 这一行为也常被赋予一种精神上的象征意义,如通过努力和智慧揭示事物的真相。
剖竹 这个词给我一种手工艺术和自然美的联想。它让我想到宁静的竹林和传统的手工艺人,以及他们对材料的尊重和精细的处理。
在我小时候,我曾参观过一个竹工艺展览,看到工匠们如何剖竹并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剖竹:
剖竹声中见匠心, 一刀一划显真情。 竹影摇曳风中舞, 工艺传承古今心。
剖竹 的视觉联想可能是竹子的自然纹理和剖面,而听觉联想则是剖竹时发出的清脆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如日语中的“竹を割る”(take wo waru),也有类似的意思,但具体的文化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剖竹 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还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剖】
(形声。从刀,咅(pǒu)声。本义:破开,中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剖,判也。 、 《广雅》-剖,分也。 、 《战国策·宋策》。注:“劈也。”-剖伛之背。 、 《庄子·胠箧》。释文:“谓割心也。”-比干剖。 、 《荀子·彊国》-剖刑而莫邪已。 、 《吴子·料敌》-剖冰济水,不惮艰难。 、 《左传·襄公十四年》-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 、 明·刘基《卖柑者言》-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
【组词】
剖心、 剖判、 剖列、 剖割、 剖肝沥胆
2.
【竹】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引证】
《说文》-竹,冬生草也。象形。 、 柳宗元《小石潭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世说新语·政事》-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
【组词】
竹笋汤、 竹夫人、 竹撞、 竹箨、 竹笥、 竹蓖、 竹笆、 竹皮、 竹母、 竹工、 竹匠、 竹席、 竹笪、 竹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