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9:37
词汇“克伏”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拼写错误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具体的信息和上下文,我将尝试从几个可能的角度进行分析。
如果“克伏”是“克服”的误写,那么它的基本含义是战胜或解决困难、障碍或问题。
“克服”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是“越过”或“战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战胜困难或障碍。
在许多文化中,克服困难被视为成长和进步的标志。它鼓励人们面对挑战,不轻易放弃。
“克服”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勇气、坚持和成功。
在个人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需要克服的挑战,无论是学业、工作还是个人成长。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克服”来表达一种内心的转变或成长:
在风雨中,我学会了克服,
每一步都铸就了坚强的我。
在不同语言中,“克服”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意义通常是相似的,即战胜困难。
“克服”是一个充满力量的词汇,它鼓励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断前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传达我们的意图和情感至关重要。
1.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克,肩也。 、 《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佛时仔肩。 、 《易·蒙》-子克家。 、 《左传·隐公元年》-邾子克。 、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王子克。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组词】
克当、 克堪、 克家、 克祚、 克家子、 克明
2.
【伏】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伏,司也。 、 《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伏瘞亦如之。 、 《释名·释姿容》-伏,覆也。 、 《礼记·曲礼上》-寝毋伏。 、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雌鸡伏子。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子伏己而盐其脑。 、 《史记·项羽本纪》-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
【组词】
伏尸、 伏肉、 伏地、 伏虎;伏奏、 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