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2:23
“丧败”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失败、失利或遭受损失。它通常用来描述在竞争、战斗、商业活动或其他形式的对抗中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遭受了不利结果。
在文学作品中,“丧败”可能用来描绘战争的残酷或人物的悲惨命运,增强故事的悲剧色彩。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形容某人在某项活动中的失败,带有一定的贬义。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军事,它可能指代具体的失败案例或战略失误。
同义词中,“失败”较为中性,而“挫败”和“败北”带有更强烈的负面情绪。反义词则表达了与“丧败”完全相反的结果。
“丧败”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词源可能与军事和政治的失败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商业、个人生活等多个领域。
在**文化中,“丧败”往往与“失败是成功之母”等观念相联系,强调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站起来。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与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相关,反映了人们对成功的渴望和对失败的恐惧。
“丧败”一词通常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失望、沮丧和无力感。它可能影响人们的自信心和决策,尤其是在面对挑战时。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目睹朋友在一次创业尝试中丧败,但他从中吸取了宝贵的经验,最终在另一个领域取得了成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命运的风暴中,他如落叶般丧败,却在泥土中找到了新生的种子。”
视觉上,“丧败”可能让人联想到破败的战场、废弃的工厂或失落的表情。听觉上,可能是战败后的沉默或失败后的叹息声。
在英语中,“defeat”和“failure”可以对应“丧败”,但“defeat”更多用于军事或竞技场合,而“failure”则更为通用。
“丧败”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失败的状态,还反映了人们对失败的复杂情感。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
2.
【败】
(会意。从贝,从攴。攴(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败,毁也。 、 《诗·大雅·民劳》-无俾正败。 、 《淮南子·说林》-若唇之与击,空柔相摩而不致败。 、 《吕氏春秋·尊师》-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 、 《韩非子》-法败则国乱。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败家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