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6:09
丧钟 的字面意思是指为死者敲响的钟声,通常在葬礼或死亡**中使用。其基本含义是指示死亡或终结的象征。
“丧钟”一词源自中世纪欧洲,当时教堂的钟声用于宣告死亡和举行葬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象征意义逐渐扩展到文学和日常语言中,成为死亡和终结的普遍象征。
在西方文化中,丧钟与仪式和死亡紧密相关。在文化中,虽然丧钟的概念不如西方普遍,但类似的象征如“丧鼓”或“丧乐”也存在,用于表达哀悼和纪念。
丧钟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悲伤和哀悼。它唤起对死亡和失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可能引发对生命脆弱性和短暂性的反思。
在个人生活中,丧钟可能与亲人的离世或重要关系的结束相关联。例如,一位朋友可能因为亲人的去世而深刻体会到丧钟的象征意义。
在诗歌中,丧钟可以被用来增强悲剧和哀悼的氛围:
夜幕低垂,丧钟敲响, 灵魂在黑暗中徘徊。 生命的烛光渐熄, 哀歌在风中飘荡。
丧钟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古老的教堂、暮色中的钟楼和飘扬的黑纱。听觉联想则是沉重、缓慢的钟声,回荡在寂静的夜晚。
在不同文化中,丧钟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例如,在印度文化中,死亡被视为生命循环的一部分,丧钟的象征可能更加中性或积极。
丧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着死亡和终结的象征意义,还反映了人类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丧钟这一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情感表达和文学创作。
1.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
2.
【钟】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钟,乐钟也。 、 《广雅·释器》-钟,铃也。 、 《礼记·明堂位》-垂之和钟。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钟音之器也。 、 《淮南子·本经》-大钟鼎。 、 《国语·周语》-细钧有乐,钟兑音也。 、 宋·苏轼《石钟山记》-声如洪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