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2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21:26
敬爱:这个词由“敬”和“爱”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对某人表示尊敬和深厚的爱意。它通常用来描述对长辈、领袖、教师或其他值得尊敬的人的情感态度。
“敬爱”这个词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其具体应用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敬爱”强调的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对权威的尊重。在儒家文化中,对长辈和上级的敬爱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
“敬爱”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和正面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家庭和谐、社会秩序和 moral integrity。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描述对祖父母的感情时使用过“敬爱”这个词,它帮助我准确地表达了我的情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敬爱”:
在春风的温柔中,我敬爱着
那给予我生命的双手,
在岁月的长河里,我敬爱着
那指引我前行的灯塔。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年轻人向年长的智者鞠躬,表达他的敬爱之情。音乐上,可以选择一首温馨的钢琴曲,如肖邦的《夜曲》,来增强这种敬爱的氛围。
在英语中,“敬爱”可以对应为“reverence”或“adore”,但这些词在英语中的使用可能不如“敬爱”在中文中那样普遍和深入人心。
“敬爱”这个词在中文中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它不仅是表达尊敬和爱的一种方式,也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秩序的重要元素。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敬爱”这样的词汇,对于传达准确的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1.
【敬】
(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敬,肃也。 、 《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毋不敬何允。 、 《礼记·少仪》-宾客主恭,祭祀主敬。 、 《仪礼·聘礼》-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敬德之聚也。 、 《战国策·赵策》-敬诺。 、 《史记·陈涉世家》-敬受命。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敬进如姬。 、 唐·李朝威《柳毅传》-敬闻命关。
【组词】
敬让、 敬诚缉熙、 敬身、 敬慎
2.
【爱】
(形声。从心,旡(jì)声。本义:亲爱;喜爱)。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引证】
《尔雅》-惠,爱也。 、 《说苑·说丛》-爱施者,仁之端也。 、 《法言》-君子自爱,仁之至也。 、 《孝经》。沈宏曰:“亲至结心为爱。”-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 《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 、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战国策》-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夫人甚爱女。 、 唐·韩愈《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
【组词】
爱幸、 爱乐、 爱敬、 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