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2:51
词汇“告言”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言或古风的表达。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告言”字面意思是指告知、告诉或陈述某事。它由两个字组成:“告”意味着告诉或通知,“言”则指言语或话语。
由于“告言”不是一个现代常用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但在古代文学或文言文中,它可能被用来表达正式或庄重的告知行为。
“告言”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告”和“言”两个基本词汇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这样的组合常见于正式或书面语境中,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更为简洁的表达方式。
在古代**,告言可能涉及法律、政治或社会规范,是一种正式的沟通方式。在现代社会,这种表达方式较少见,更偏向于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
“告言”给人一种庄重、正式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礼仪或官方文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可能使用“告诉”或“告知”这样的词汇,而不是“告言”。
在创作中,可以将“告言”用于描绘古代场景或强调某种正式的告知行为,如在历史小说或剧本中。
结合古代文书或官方文件的图像,可以增强“告言”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古代官员宣读诏书的场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to inform”或“to declare”可以传达相似的意义。
“告言”作为一个较为文言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学*和使用这类词汇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演变和文化背景。
1.
【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 、 《书·金滕》-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易·益》-告公用圭。 、 《诗·齐风·南山》-必告父母。 、 《仪礼·乡射礼》-以告于乡先生君子。 、 《尔雅·释言》-告,请也。 、 《吕氏春秋·赞能》-敢以告于先君。 、 《书·康王之诰》-敢敬告天子。 、 《书·甘誓》-予誓告汝。 、 《书·汤诰》-诞告万方。 、 《列子·杨朱》-不告而娶。 、 诸葛亮《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资治通鉴·唐纪》-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组词】
告事、 告报、 告变、 告荒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