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5:0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5:05:44
告语:这个词通常指的是一种公开的声明或通知,用以传达某种信息、警告、指示或请求。它强调的是信息的公开性和传达的目的性。
告语一词源自汉语,由“告”和“语”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告”有告知、报告的意思,“语”则是言语、话语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代任何形式的公开声明或通知。
在**的传统文化中,告语常常与官方的公告或通知相关联,如古代的皇榜、官府的告示等。在现代社会,告语则更多地出现在公共场所,如学校、社区、政府机构等,用以传达各种信息。
告语这个词给人一种正式和权威的感觉,它传达的信息通常是重要且需要被注意的。在某些情况下,告语也可能引起人们的紧张或担忧,尤其是当它涉及到负面信息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在学校或社区的公告栏上看到各种告语,如活动通知、安全提醒等。这些告语帮助我及时了解社区的动态和重要信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告语”:
春风拂过公告栏,
告语轻声唤春归。
花开花落皆有信,
人间四季不曾违。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公告栏,上面贴着各种告语,有的已经褪色,有的还鲜艳如新。 听觉联想:想象一个人在宣读告语,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空旷的广场上。
在英语中,与“告语”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notice”或“announcement”。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同样用于传达各种公开信息,但其使用场合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告语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含义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是一个传达信息的工具,也是社会秩序和文化传统的一部分。通过对“告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1.
【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 、 《书·金滕》-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易·益》-告公用圭。 、 《诗·齐风·南山》-必告父母。 、 《仪礼·乡射礼》-以告于乡先生君子。 、 《尔雅·释言》-告,请也。 、 《吕氏春秋·赞能》-敢以告于先君。 、 《书·康王之诰》-敢敬告天子。 、 《书·甘誓》-予誓告汝。 、 《书·汤诰》-诞告万方。 、 《列子·杨朱》-不告而娶。 、 诸葛亮《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资治通鉴·唐纪》-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组词】
告事、 告报、 告变、 告荒
2.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