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4:29
“燕燕于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燕子飞回巢穴。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回归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燕燕于归”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燕子归来,象征着生机和希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某人回到家乡或原点时,可以用来表达一种温馨和怀旧的情感。在专业领域,如生态学或鸟类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燕子的迁徙行为。
“燕燕于归”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原意是指燕子飞翔的景象,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人或事物回归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燕子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为它们每年都会回到同一个巢穴,象征着忠诚和家庭的稳定。因此,“燕燕于归”也常被用来表达对家庭和故乡的思念和回归的喜悦。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一种温馨和安心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春天的到来和家的温暖。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对某人回归的期待时,这个成语能够传达出一种深切的情感。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每当我在外地工作或学*一段时间后回到家乡,我都会有一种“燕燕于归”的感觉,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
燕燕于归报春来。
故乡山水依旧在,
心中暖意如花开。
想象一幅画面:春日的阳光下,燕子轻盈地飞翔,最终落入它们精心筑造的巢穴。这样的场景不仅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还能唤起听觉上的联想,比如燕子清脆的鸣叫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allows returning”,虽然不如“燕燕于归”那样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但也表达了相似的回归和家园的概念。
通过对“燕燕于归”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在汉语中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一个描述自然现象的词汇,更是一个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表达方式。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成语的运用,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明·阮大铖《燕子笺·写笺》:“若不是~,怎使没分毫腼腆!”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3.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4. 【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