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7:32
“燕然”一词在汉语中通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字面意思上,“燕”指的是一种鸟类,即燕子,而“然”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如此”或“这样”。因此,“燕然”可以理解为“燕子如此”或“燕子的样子”。
在文学语境中,“燕然”常常出现在古典诗词中,用以描绘燕子的形象或借指某种景象。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的“燕然”可能指的是燕子飞翔的景象,或是借指高远的意境。
同义词:燕舞、燕飞 反义词:无明显反义词,因为“燕然”更多是一种文学修辞,而非具体概念。
“燕然”一词的词源较为模糊,它更多是古代文人在创作中形成的一种文学意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较少使用,更多保留在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教学中。
在**文化中,燕子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为它们每年春天都会归来,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幸福。因此,“燕然”在文学作品中也可能承载着这样的文化寓意。
对于我来说,“燕然”这个词带有一种古典美和诗意,它让我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雅致生活和他们对自然美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燕然”这个词并不常用,但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我会注意到这个词的使用,并尝试理解它在特定语境下的意义。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燕然”:
燕然飞过古桥边, 轻舞春风似画卷。 一抹斜阳照水影, 诗心随燕入云天。
视觉上,“燕然”让我想到燕子在空中飞翔的优雅姿态,以及它们在屋檐下筑巢的温馨场景。听觉上,则是燕子清脆的鸣叫声,伴随着春天的到来。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燕然”的词汇,因为它更多是汉语文学中的一个特定意象。
“燕然”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不常用,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学和文化意义。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我更加理解了汉语古典文学的深度和美感,也认识到了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多重含义。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文化素养的提升都有重要意义。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