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0:06
燕燕莺莺: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鸟类,特别是指燕子和黄莺。在文学中,它常被用来比喻女子的声音或动作轻盈、优美,如同燕子和黄莺一般。
“燕燕莺莺”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用来比喻女性的柔美和声音的悦耳。
在**文化中,燕子和黄莺都被视为吉祥的象征,燕子代表家庭的和谐,黄莺则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因此,“燕燕莺莺”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常被用来表达美好的愿景和情感。
这个词汇给人以轻盈、愉悦和美好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生机、自然的和谐以及女性的柔美。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描述一个女孩的声音或动作时使用“燕燕莺莺”,以表达她的温柔和优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燕燕莺莺舞,
花间小径,步履轻盈如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春天花园的景象,燕子和黄莺在花丛中飞舞,鸣叫声清脆悦耳。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古典音乐,如莫扎特的小夜曲,来增强这种轻盈愉悦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wittering of birds”,但这种表达没有“燕燕莺莺”那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学美感。
“燕燕莺莺”这个词汇在*文学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海棠一株春一国,燕燕莺莺作寒食。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3.
【莺】
(形声。从鸟,荣省声。本义:鸟羽有文彩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春莺,《考声》:‘莺,鸟毛有斑纹貌也。 、 《诗·小雅》-有莺其羽。
【组词】
莺背色、 莺粉
黄莺 。又称黄鹂、仓庚等。
【引证】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组词】
莺花队、 莺花寨(莺花市),莺花阵(指妓院、 莺语、 莺歌、 莺谷、 莺娇、 莺簧、 莺啭
4.
【莺】
(形声。从鸟,荣省声。本义:鸟羽有文彩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春莺,《考声》:‘莺,鸟毛有斑纹貌也。 、 《诗·小雅》-有莺其羽。
【组词】
莺背色、 莺粉
黄莺 。又称黄鹂、仓庚等。
【引证】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组词】
莺花队、 莺花寨(莺花市),莺花阵(指妓院、 莺语、 莺歌、 莺谷、 莺娇、 莺簧、 莺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