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7:36
词汇“垂条”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指的是某种下垂的条状物,或者是某些结构中的垂直线条。由于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不高,以下分析将基于其最可能的含义进行。
“垂条”字面意思是指垂直悬挂或下垂的条状物。它可以是实际的物体,如窗帘的垂直线条,也可以是比喻性的,如形容建筑物上的装饰线条。
在文学中,“垂条”可能用来形容某种优雅或古典的装饰风格,如描述一座古老的宫殿或教堂的内部装饰。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语境下,如室内设计或建筑学领域。
由于“垂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垂”和“条”两个字组合而成,分别表示“垂直”和“条状物”。
在某些文化中,垂条可能与传统建筑或装饰风格相关,如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垂花门或垂帘。
“垂条”可能给人一种古典、优雅或庄重的感觉,尤其是在描述历史建筑或装饰时。
在日常生活中,“垂条”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设计或装饰项目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垂条如丝,轻拂过岁月的窗,静谧了时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老建筑内部装饰的画面,垂条在光影中轻轻摇曳。
在不同文化中,垂条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含义相似,都是指垂直的线条或装饰。
“垂条”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如文学描述或设计领域,它能够传达出特定的视觉和情感效果。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深度。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