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9:44
枉矢: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字面意思可以解释为“错误的箭”或“偏离目标的箭”。它通常用来比喻不正确或无效的努力、行为或言论。
在文学作品中,枉矢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的努力或尝试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是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军事或体育(特别是射箭),可能会用来描述技术上的失误。
同义词:徒劳、无效、无用、白费力气 反义词:有效、成功、命中目标
枉矢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枉”(错误、偏离)和“矢”(箭)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箭是一种重要的武器和狩猎工具,因此用箭来比喻行为或努力的方向和效果,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箭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百发百中”象征着精准和成功。因此,枉矢这个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对精准和有效行为的追求,以及对失败和无效努力的反思。
枉矢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失望和无奈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努力后的失败,以及对结果的无奈接受。
在个人经历中,枉矢可能用来形容那些看似有希望但最终失败的尝试,比如一个精心准备的商业计划最终没有成功,或者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最终证明是错误的。
在诗歌中,枉矢可以用来形容爱情的失败或追求的徒劳:
爱如枉矢,穿透夜的寂静, 却未能触及你的心。
枉矢可以让人联想到一支箭偏离靶心的画面,或者是箭在空中飞行的声音突然中断的情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wild goose chase”(追逐野鹅),用来形容徒劳无功的追求。
枉矢这个词汇在中文中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比喻,用来描述那些看似有希望但最终失败的尝试。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失败和无效努力的感受,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1.
【枉】
(形声。从木,王声。本义:弯曲;不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枉,邪曲也。 、 《荀子·王霸》-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枉道速祸。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枉用三尺。
【组词】
枉法营私、 枉矢、 枉径、 枉策、 枉路、 枉渚、 枉木、 枉直
2.
【矢】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镝括羽之形。本义:箭)。
同本义。以竹为箭,以木为矢。
【引证】
《释名》-矢又谓之箭。 、 《说文》-矢,弓弩矢也。 、 《周礼·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法。 、 《广雅》-矢,箭也。 、 《易·噬》-嗑得金矢,解得黄矢。 、 《战国策·齐策》-疾如锥矢。 、 《礼记·少仪》-侍投则拥矢。 、 《诗·小雅·吉日》-既挟我矢。 、 《大戴礼记·投壶》-矢以柘若棘。 、 汉·贾谊《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亩,还矢先王。
【组词】
飞矢;矢石、 矢人、 矢如雨下、 矢房、 矢书、 矢干、 矢锋、 矢镝;矢镞、 矢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