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2:20
学者一词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指的是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具有深厚知识和高水平研究能力的人。学者通常在学术机构工作,如大学或研究机构,他们通过教学和研究来贡献知识。
学者一词源自拉丁语“scholasticus”,意为“学校的”,后来演变为指代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在中世纪,学者特指那些在大学中学习并教授神学、法律和医学的人。
在许多文化中,学者被视为社会的智囊,他们的观点和研究对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学术界,学者的地位往往与其学术成就和影响力相关。
学者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尊敬和权威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深度思考、严谨研究和知识的传承。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有幸参加过一个由著名学者主持的研讨会,他们的深入见解和热情讨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诗歌中,学者可以被描绘为知识的灯塔,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在知识的海洋中,学者是那不灭的灯塔, 指引着探索者穿越迷雾,抵达真理的彼岸。
想象一位学者在图书馆的安静角落里,周围堆满了书籍,他的眼镜反射着书页上的光芒。这种场景常常伴随着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远处钟声的回响。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scholar”和法语中的“érudit”,虽然都有学者的含义,但在使用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学者这个词在我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代表了知识的深度和专业性,也象征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尊重。通过深入学习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2.
【者】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同本义。
【引证】
五代·王衍《醉妆词》-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组词】
者回、 者般、 者流、 者番、 者里、 者个、 者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