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2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20:48
尽责: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尽到责任”,即在某个角色或职位上,全力以赴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它强调的是一种责任感和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尽责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尽”和“责”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尽”意味着达到极限,“责”则是责任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尽到责任”。
在**文化中,尽责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家庭和工作中。它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对家庭的承诺。
尽责这个词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勤奋、可靠和值得信赖的形象。
在我的工作中,我努力做到尽责,确保每个任务都能高质量地完成,这让我赢得了同事和上级的信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尽责:
晨曦初露,他尽责地启程,
每一脚步,都踏出责任的韵律。
尽责可以联想到一个忙碌的办公室场景,人们专注地工作,键盘敲击声和电话铃声交织在一起。
在英语中,尽责可以对应为“responsible”或“diligent”,虽然含义相似,但在不同文化中,对尽责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尽责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理解责任的重要性,也激励我在生活中成为一个更加负责和可靠的人。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我更加明白了在不同语境中准确使用它的重要性。
1.
【尽】
(尽原为“盡”的俗字;今为“盡”的简化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本义:器物中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盡,器中空也。
【组词】
尽觞、 尽光
竭;完;没有了。
【引证】
《广韵》-尽,竭也,终也。 、 《小尔雅》-尽,止也。 、 《墨子经》-尽莫不然也。 、 《礼记·哀公问》。疏:“谓竭尽。”-固民自尽。 、 《孟子》-尽信书。 、 《礼记·曲礼》-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 《孟子》-尽信书。 、 《礼记·曲礼》-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 《墨子·公输》-攻械尽。 、 《墨子·七患》-民力尽于无用。 、 《荀子·哀公》-马力尽矣。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林尽水源。 、 唐·王维《观猎》诗-雪尽马蹄轻。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以尽吾齿。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尽其肉。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必尽吾力。 、 《聊斋志异·狼三则》-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组词】
尽言、 尽志、 尽哀、 尽盘将军、 尽敬
2.
【责】
欠别人的财物 同: 债
【引证】
《周礼·小宰》。司农注:“称责,谓贷子。”-听称责以傅别。 、 《左传·昭公二十年》-薄敛已责。 、 《管子·轻重乙》-使无券契之责。 、 《汉书·淮阳宪王钦传》。注:“假贷人财物未偿者。”-博言负责数百万。 、 《书·金滕》-是有丕子之责于天。 、 《左传·桓公十三年》-宋多责赂于郑。 、 《战国策·齐策》-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 《汉书·高帝纪上》-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