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3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32:40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同本义。
【引证】
五代·王衍《醉妆词》-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组词】
者回、 者般、 者流、 者番、 者里、 者个、 者边
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指代人。
【引证】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读书者有几。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后死者。
指代事或物。
【引证】
《论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引证】
《孟子》-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 《孟子·梁惠王上》-二者不可得兼。
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引证】
《礼记》-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引证】
唐·韩愈《杂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引证】
《礼记》-仁者,天下之表也。 、 《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语气助词,表提顿。)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间。
用在句末表示语气完毕。
【引证】
《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用在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
【引证】
《老子》-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
表示祈使语气。
【引证】
《西厢记》-琴童接下马者!
表示商榷。
【引证】
《汉书》-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
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
【引证】
《史记》-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
“者也”两个语气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也”在这里强调了肯定的语气。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轻狂。
【引证】
明·冯梦龙《桂枝儿·者妓》-一时甜如蜜,一时辣如椒,没定准的冤家也,看你者到何时了?
虚假,不老实。
【引证】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今以称人之不老实者曰“者”。 、 《水浒传》-娼妓之家,讳“者、扯、丐、漏、走”五个字。
(zhū)。众多。 同: 诸
【引证】
《管子·君臣上》-相总要者官谋士。 、 《管子·五行》-天下遇,者监和。 、 《盐铁论·散不足》-者生无易由言。
假借,借口。
【引证】
《西游记》-他弄个光皮散儿好看,者着求医治树,单单了脱身走路,还顾得了你和我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