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6:53
危若朝露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危险得像早晨的露水一样,随时可能消失。基本含义是指情况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失败或灭亡。
在文学作品中,危若朝露 常用来形容局势的紧迫和危机的严重性,如在历史小说或战争题材的作品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写作中,它可以用来强调某种情况的紧急性。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国际关系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国家或组织的脆弱状态。
同义词:岌岌可危、危在旦夕、命悬一线 反义词:安如泰山、稳如磐石、固若金汤
危若朝露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危若朝露,而莫之能救。” 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国家的危机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范围扩大,可以用来形容各种紧急或危险的情况。
在文化中,危若朝露** 常与政治危机或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被用来警示人们对于各种潜在危机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紧迫和焦虑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露水,美丽但短暂,随时可能消失。这种联想增强了成语表达的危机感和紧迫性。
在个人生活中,危若朝露 可以用来形容任何紧急的情况,如健康危机、财务困境或人际关系的紧张。例如,当描述一个朋友的健康状况突然恶化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情况的严重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 危若朝露 融入描述自然美景的同时,暗示其短暂和脆弱:
晨曦初露,山川如画,
危若朝露,美梦难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清晨的露水在阳光下闪烁,美丽但易逝。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或悲伤的旋律,来增强 危若朝露 所表达的危机感和紧迫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s precarious as morning dew",虽然不如中文成语那样精确和富有诗意,但也能传达类似的危机感。
危若朝露 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中文的表达,也反映了*人对危机和紧急情况的深刻认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今李氏~,汝诸王不舍生取义。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名》-若,顺也。 、 《诗·鲁颂·阙宫》-万民是若。 、 《诗·大雅·烝民》-天子是若。 、 《易·观》-有孚禺若。 、 《书·尧典》-钦若昊天。 、 《左传·宣公三年》-不逢不若。
【组词】
若时、 若淑
3.
【朝】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朝,旦也。 、 《尔雅·释诂》-朝,早也。 、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 、 《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周人祭日以朝及誾。 、 《诗·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 《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乐府诗集·长歌行》-朝露待日晞。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浥轻尘。 、 唐·杜牧《阿房宫赋》-朝歌夜弦。(弦:弹琴。)
【组词】
朝雉徒歌、 朝趁暮食、 朝上;朝夕乌、 朝夕相处、 朝日、 朝旦;朝不及夕、 朝升暮合、 朝成暮遍、 朝成暮毁、 朝夷暮跖、 朝欢暮乐、 朝市
4.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