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4:49
词汇“橡饭菁羹”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献,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橡饭菁羹”字面意思是指用橡实(橡树的果实)做的饭和用菁(一种植物)做的羹。基本含义是指生活贫困,饮食简陋。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生活困苦,物质匮乏。在现代语境中,由于其生僻性,较少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使用,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历史研究中仍可见到。
“橡饭菁羹”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反映了古代社会中贫困阶层的生活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被用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历史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贫困生活的描述,同时也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某种认同或赞美。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时代的怀念,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对贫困生活的感慨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由于这个词汇的生僻性,个人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遇到这个词汇会让人对古代社会的生活状态有更深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生活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橡饭菁羹”来描绘那个时代的贫困与简朴: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橡饭菁羹,
一壶浊酒,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代的农夫在简陋的茅屋中,用橡实和菁菜准备简单的饭菜,背景音乐可能是古筝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朴而深沉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包括对贫困生活的描述,但具体词汇和表达方式会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可能使用“bread and water”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橡饭菁羹”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生僻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笑谋生之太简。
1.
【橡】
栎树的别名。
【引证】
《小尔雅》-柞之实谓之橡。 、 《本草纲目》-栎有两种:一种不结实者,…一种结实者,其名曰栩,其实为橡。
2.
【饭】
(形声。从食,反声。本义:吃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饭,食也。 、 《礼记·玉藻》-饭飱者三饭也。 、 《汉书·朱买臣传》-呼饭饮之。 、 《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 、 《孟子·尽心下》-饭糗(干粮)茹草。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组词】
尚能饭否;饭粥、 饭蔬
3.
【菁】
(形声。从艸,青声。本义:韭菜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菁,韭华(花)也。 、 《周礼·醢人》。司农曰:“非菹也。”-其实菁菹。 、 《仪礼·公食礼》。注:“萱菁也。”-以西菁菹。
4.
【羹】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调和五味的汤。
【引证】
《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