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3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33:44
有条有理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有条不紊,有理有序”。它形容事物安排得井井有条,逻辑清晰,步骤分明,不混乱。
在文学作品中,有条有理 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思维或行为方式,如描述一个角色处理问题时的冷静和有序。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赞扬某人的组织能力或表达方式。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工程学,这个词可以用来描述系统或流程的优化和高效。
同义词:井井有条、条理分明、有条不紊 反义词:杂乱无章、乱七八糟、无序无理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例如,“井井有条”更强调秩序感,而“有条有理”则更侧重于逻辑性和合理性。
有条有理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漫长的语言发展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它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秩序和逻辑的重视。
在文化中,有条有理** 体现了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在社会交往和工作中,这种有序和逻辑清晰的态度被视为一种美德。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安心和信任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一个冷静、理性的人,能够在复杂情况下保持清晰的头脑。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组织会议和项目。我发现,当我能够有条有理地安排这些活动时,团队成员更容易理解和执行任务,项目的成功率也更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思维如织,有条有理,
逻辑之网,捕捉真理。
视觉上,有条有理 让我想到整齐排列的书架或有序的文件夹。听觉上,它可能与清晰、有序的演讲或音乐节奏相联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ethodical”或“well-organized”,它们都传达了有序和逻辑性的概念。
有条有理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有序状态,也反映了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组织思维和表达,提高了我的沟通效率。
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他那口齿的清白,措辞的简洁,思路的~,的确是名不虚传。
商朝时期,国都在黄河北岸,经常遭受水灾,商汤的第9代孙子盘庚为避免水灾,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他决心迁都到黄河以南的殷地去,贵族们担心迁都会引起社会的动荡,盘庚说只要听从他的命令就会有条有理,经过努力终于迁都到殷
1. 【有】
2.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
3. 【有】
4.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