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19:0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19:06:09
“残虐”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残忍和虐待,通常用来描述行为或态度中包含的极端暴力和非人道的性质。它强调了对他人或动物的痛苦和苦难的无情施加。
在文学中,“残虐”可能用来描述一个角色的性格或行为,如在《1984》中,奥威尔用这个词来描绘极权主义政权的暴行。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例如:“他的行为真是残虐无道。”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心理学,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犯罪行为或心理状态。
同义词:残忍、暴虐、酷虐、凶残 反义词:仁慈、温和、和善、慈爱
“残虐”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残”和“虐”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不完整”和“暴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描述极端的暴力和非人道行为。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残虐”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影响。在一些文化中,这个词可能与道德和伦理的讨论紧密相关,而在其他文化中,它可能更多地与法律和正义的实践相关。
“残虐”这个词通常会引起强烈的负面情感反应,如恐惧、厌恶和愤怒。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战争、暴力和苦难,影响人们对正义和道德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过动物保护活动,其中揭露了一些残虐动物的行为,这让我深刻理解了“残虐”这个词的严重性和必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残虐”:
在黑暗的角落,残虐的影子徘徊,
无声的哭泣,是那些无辜的眼泪。
结合图片,“残虐”可能让人联想到血腥的画面或受虐的动物。在音乐中,某些低沉或激烈的旋律可能与这个词的情感相呼应。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cruelty”和“brutality”,德语中的“Grausamkeit”,都与“残虐”有相似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对“残虐”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极端暴力和非人道行为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也在文化和社会讨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
2.
【虐】
(会意。小篆字形。从虍(hǔ指虎头),爪人。即虎足反爪伤人。隶变后省略“人”字。本义:凶恶,残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虐,残也。 、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 、 《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 《聊斋志异·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组词】
虐世、 虐人、 虐暴、 虐焰、 虐行、 虐刻、 虐烈、 虐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