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4:35
“残花”字面意思指的是凋谢的花朵,通常指那些已经失去鲜艳色彩和生命力的花朵。基本含义是指那些不再完整或美丽的花朵,常用来比喻事物的衰败或生命的凋零。
“残花”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残”和“花”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残花”就已经被用来形容凋谢的花朵,其用法和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
在**文化中,“残花”常与哀伤、离别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如古诗中的“残花落尽见流莺”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意象也常见,如“the last rose of summer”(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
“残花”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哀伤和凄凉,它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短暂和美好事物的逝去。这种联想可能影响人们在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时使用该词汇。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秋日的散步中看到公园里的残花,那种凄凉的美感让我深刻体会到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不可逆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残花”:
秋风轻拂,残花飘零,
岁月无声,留下痕迹。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枯萎的花朵在秋风中摇曳,带来一种凄凉的美感。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伤的旋律,如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来增强“残花”带来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残花”可以对应为“withered flowers”或“faded flowers”,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个词汇都承载着类似的哀伤和凄凉的情感。
通过对“残花”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它所承载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意境。
1.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
2.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