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2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6:26:41
外界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某个特定范围或系统之外的环境、空间或区域。它通常用来描述与某个中心或内部相对立的外部世界。
在不同的语境中,“外界”的使用有所不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外部”更侧重于与内部相对的空间,而“外界”则更侧重于与个体或系统相对的环境。
“外界”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外”和“界”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外”指外部,“界”指边界或范围,合起来即指边界之外的区域。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涵盖了更广泛的外部环境。
在某些文化中,“外界”可能带有负面的联想,如危险、不可预测或不熟悉。在另一些文化中,它可能象征着机遇和成长。社会背景也会影响这个词的使用,例如在强调个人隐私和内向性格的社会中,“外界”可能被视为需要谨慎对待的领域。
对于我来说,“外界”常常带有一种神秘和未知的情感色彩。它让我联想到探险和新的可能性,同时也可能伴随着不确定性和风险。
在我的生活中,“外界”这个词常常出现在我计划旅行或学习新事物的时候。它提醒我,生活中有无限的可能性和需要探索的领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外界”:
外界的风,轻拂过未知的田野, 携带着远方的故事,唤醒沉睡的心。
看到“外界”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广阔的海洋、连绵的山脉或繁忙的都市。听觉上,它可能让我想到海浪的声音、风穿过树林的沙沙声或城市的喧嚣。
在英语中,“外界”可以对应为“outside world”或“external environment”。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相似。
通过对“外界”这个词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含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外部环境的词汇,也承载着对未知和探索的情感和联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外界”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想法和感受。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界】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田畔也。-界,境也。 、 《尔雅》-界,垂也。 、 《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田边谓之界。 、 《墨子·号令》-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 、 《韩非子·五蠹》-去门十里以为界。 、 《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战国策·燕策》-至燕南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迎公子于界。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
【组词】
界分、 界约、 界贼、 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