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1:1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1:18:34
词汇“外畔”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古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外”指的是外部或外面,“畔”通常指的是水边或田边的界限。因此,“外畔”可以理解为外部的边缘或界限。
湖的外畔,芦苇轻摇,
风带来远方的歌谣。
通过这次深入学习和分析,“外畔”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它不仅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载体。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畔】
(形声。从田,半声。本义:田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田界者,田之竟处也。”按,一户百亩,百亩有界。-畔,田界也。 、 《左传》-如农之有畔。 、 《国语·周语》-修其疆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