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3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38:37
外相这个词在中文里有多个含义,主要取决于上下文。字面意思是指外表或外观,也可以指外交部长,尤其是在日本和一些亚洲国家的政治语境中。
“外相”这个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外”(外部)和“相”(形象或状态)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相”也有“看”的意思,因此“外相”最初可能指的是外部的可见状态。
在亚洲文化中,尤其是日本,“外相”作为外交部长的称呼,体现了对外交事务的高度重视。这种用法反映了社会对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关注。
“外相”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表面的、肤浅的评价,也可能让人想到国际政治的严肃性和复杂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外相”来描述一个人的外表,但更应该重视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能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外相如秋叶,内里藏春花。”
看到“外相”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政治新闻中的外交部长形象,或者是某人精心打扮的外表。
在英语中,“外相”可以对应为“Foreign Minister”,在日语中为“外務大臣”。
“外相”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从描述外表到指代外交部长。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多义性是非常重要的。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